据世卫组织最新消息,本月开始全球疫情增速减缓,受新冠病毒季节性流行影响及全球抗疫事业的巨大投入、扩大疫苗接种覆盖率,全球市场新冠检测量有所下降。尤其在国内,得益于国家的精准防控,各个省市的人群感染率大大的降低,这些信息都宣告——后疫情时代即将来临。
2020年上半年,国家卫健委要求全国各地疾控以及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具备独立开展新冠分子检测能力,这使得全国新增数万台Q-PCR等检测设备、数千座分子检测实验室以及数万名检测人员,让各地的基层分子硬件建设至少提早三至五年。
但随着疫情的缓和导致新冠项目检测量下降,待疫情结束后是否会出现医疗资源过剩?
后疫情时代,基层分子实验室该如何转型?
寻找具有和新冠有同等载量的核酸检测项目将是当下迫切所需!
与新冠病毒同宗同源的呼吸道检测项目是最先让人想到的,但综合呼吸道疾病发病规律和感染率、治疗率,显然医院检测量较少,虽有临床价值,但无法承载与新冠项目相当的检测量。
在这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宫颈癌HPV筛查不妨作为二级医疗机构的替代性检测项目,原因有以下几点:
➀. 它与新冠等相关的呼吸道检测项目不同,作为两癌筛查,群体数量庞大,能够很好填补新冠项目的空缺;
➁. 从提取和扩增等环节来对比,新冠检测与HPV检测(Q-PCR法)有太多的相似性,磁珠提取以及多重荧光,这给医疗机构省去再增加设备费用的压力;
➂. HPV筛查作为较早的分子检测项目,国内许多厂家已经布局完善的HPV检测产品,其性能已经与国外的基本一致,较为适合在二级医疗机构开展项目,而大多数二级医疗机构在三四线城市,这免去样本外送到第三检验机构和三级医院,从而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和医院的检测成本。